脊髓液压冲击伤的防治措施
  • 技术应用
  • 2014-09-01 09:22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脊髓在上述外力作用下微循环将发生一过性障碍,尤其颈髓原受压区域减压后正值再灌注状态;髓内神经组织本身亦可直接遭受压迫性损害;当髓外硬膜下存在肿痛时,脑脊液循环不畅,在留取脑脊液及注入造影剂过程中,两者时相、速率是不同步、不相等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瘤体两侧产生压力差;造影拍片时再反复头低足高位变化,瘤体随之上下移位,这就不可避免地擦伤、挤压脊髓直至造成楔入嵌顿损伤。

      脊髓一旦损伤继发的损伤反应是续贯进行的,一切治疗手段其目的均在于延缓或中断继发损伤作用的产生.继发损伤主要包括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再灌注及过氧化基团异常等。其演变过程达数小时之久,具有可逆性且可被控制.脊髓局部缺血除与血管直接受压损伤有关外,还与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血管痉挛有关.脊髓损伤后,由于自由基生成增多,可通过抑制前列环素,使血栓素A2合成及血小板凝集作用增强,造成微血管闭塞和痉挛,间接造成脊髓缺血.本组3例医源性脊髓液压冲击伤从发生到*终基本恢复均涉及脊髓受压、水肿、局部缺血、再灌注、及自由基产生等环节机制。所幸的是经过及时发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如解除压力、摘除瘤体、恢复脑脊液循环、脊髓血供及后续的激素、扩血管、高压氧等治疗,本组3例均避免了灾难性后果。

      本组所发生的3例人体脊髓液压冲击伤均属医源性突发意外,虽只3例,应引起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1.颈前路减压植骨嵌压骨块时首先应彻底止血,再者植骨块两侧应先预制作浅沟以备积血引流通畅;

      2.椎管造影留取脑脊液、推注造影时应结合病史,症状特点,高度重视操作过程患者主诉,脑脊液留取宜相应缓慢,注射造影剂时力量、速度均需轻柔、缓慢,遇病人主诉症状加剧、难以忍受时应果断中止操作,改用MRI等其他无创检查。一旦发生神经损伤或截瘫,应及早有效处置:(1)确认无其他致压物存在时,早期激素、脱水剂、神经营养药,必要时高压氧治疗2~3周;(2)如椎管内存有占位如肿瘤者,不失时机即刻手术减压摘取瘤体,迅速恢复脑脊液循环,术后投以激素、脱水剂及神经营养药等,根据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再结合扩血管、高压氧等治疗。早期被动、主动功能锻炼无疑将有助于康复。

    相关资讯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