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器卸载线路的探讨
  • 技术应用
  • 2013-07-26 15:24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在液动主阀换向的同时,控制油使二位二通阀换向,油缸下腔油压由调压阀控制。油泵经液动主阀,油缸下腔油路和溢流阀低压循环。在此压力下油缸活塞不能回程,但可以打开液控单向阀中的卸载阀使油缸上腔卸压。当压力卸至二位三通阀弹簧的调整压力时,二位二通阀复位,此时油缸下腔油压升高,液控单向阀主阀打开,油缸活塞平稳回程。

      卸压阀组卸压回路卸压阀组是由二位二通阀和调压阀组成。二位二通阀控制口与油缸上腔高压相通,其复位弹簧力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调整。卸压阀组安装在油缸下腔远程控制口处,其工作原理与所示系统相似。二位二通阀的压力调节原则与中二位三通阀基本相同。

      卸压阀组卸压回压力阀组卸压回路压力阀组由溢流阀和顺序阀组成,溢流阀为直动式。如所示。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油缸下腔油路上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相连,顺序阀远控口与油缸上腔油路相接高压。工作原理如下:压制完毕,主换向阀至回程位置。由于阀组中的顺序阀已经在油缸上腔高压油的作用下打开,下腔油路的溢流阀在阀组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下工作,油缸活塞不能回程。当液控单向阀打开,油缸上腔油压卸至低于顺序阀的调整压力时,顺序阀,溢流阀依次关闭,油缸活塞方可平稳回程。综上所述,系统使用的元件较多,管路比较复杂,调整不方便。后两种方法可以很好实现卸压,而且较为简单方便和可靠。

      压力阀组卸压回路卸压过程中排油量的分析与计算液压机在压制过程中系统储存的能量,分别为:机架的弹性变形能,油缸内油液的压缩弹性能,油缸和系统管路的径向膨胀弹性能。这些能量的释放,常以油液体积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卸压就是将这些增加的油液可靠合理的排出。通常,当工作压力大于70@105Pa时,液压机必须采取卸压措施。

      卸压过程中,油液体积增量的计算方法如下:设油缸内径为D;油缸外径为D1;油缸行程为S;机架变形量为f;油液体积压缩系数为B;高压管路长度为L,油管内径为D;壁厚度为D;材料弹性模量为E;泊桑系数为L;油液工作压力为P;卸压后的压力为P;油缸面积弹性变形量为$A;油缸径向弹性变形量为$D;管路径向弹性变形量为$d;油缸的实际容积为:V=P4D2S(cm3)机架在卸压收缩时排出的油液体积为:V1=P4D2f(cm3)油缸卸压时排出的油液体积为:V2=BV$p=BV(p-P0)(cm3)油缸弹性收缩时排出的油液体积为:V3=$AS(cm3)其中:$A=P4=<(D+$D)2-D2>(cm2)$D=D2ED21+D2D21-D2+L(p-p0)(cm)高压腔与元件管路之间弹性收缩时的排油体积为:V4=$A1L(cm3)其中:$A=P4=<(d+$d)2-d2>(cm2)其中:$d=pd24DE(cm)油液总体积增量为:V5=V1+V2+V3+V4(cm3)卸压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油液总体积增量在一定时间以内合理的排出,卸压元件的通流面积必须满足上述要求,方可达到卸压的目的。

      结束语本文所介绍的几种卸压方法都是经过实际应用,每个系统各有特色,且都取得了良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可供液压系统调节和设计时参考。

     

    相关资讯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