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同样是由于小规格钢材的增多,影响了产量,只能靠提高成品车的速度来提高产量。由于缺少分钢器,钢在上卸钢辊道上的分档距离太小,出现追尾现象,造成乱钢。
针对上述状况,采取了以下措施:(1)改进程序,防止早卸钢;(2)冷床变连续运转为启停运转;(3)采用分钢器。同时加上继电器、气动离合器和制动器,对原先不符合现场的程序进行了优化,达到了现场要求。改进后上卸钢程序简2程序的优化改进后的上卸钢程序如所示。
说明:**部分,加上定时器T50,设定时间为0.3s,使其不符合定时器的特性,却正好躲过了其闪烁时间,从而保证了上卸钢不提前动作。第二部分,实现了冷床由连续动作变为启停自动控制,与上卸钢同步。当钢落下时,齿条保证在*低位置,不会撞弯钢头,保证了钢材的外观质量,达到了市场的要求。第三部分,当钢快追尾时,分钢器拨一下第二支钢的钢头,由于冷床缺少气动离合器和制动器,不能启停运转,只能连续运转。规格小的从辊道跳出时,有时齿条正好处于*高位置,致使钢材撞到齿条上,造成通条弯曲,达不到外观上的“顺、平、直”,影响了交货质量使其与前一支钢错开一位置,保证不追尾,不乱钢。
几年来莱钢锻压厂通过对上卸钢的严密监控和对液压站程序的不断调试,对不符合现场的程序进行优化,保证了冷床少乱钢,提高了成材率和产量,为莱钢利润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