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工作时换向阀工作于左位,油液进入油缸高压工作区,推动油缸工作,同时,油缸低压区油液回油箱。工作完毕,通过换向阀换向,换向阀工作于右位,油液进入油缸低压工作区,高压腔回油。油缸不工作时,油液通过换向阀中间位置自回油箱。两个换向阀组成一个双联阀组,分别控制压力油缸和推拉油缸。压力油缸为主工作油缸,完成对设备零部件拆装的压力加工,推拉油缸完成对所需拆装零部件的平移推拉就位,省时省力。为防止换向阀阀芯内泄漏,造成油缸轻载时的微动作,对两油缸分别增设了液力锁,使油缸在可移动范围内能固定在任意位置上,保证油缸安全准确可靠地工作。
本系统一般不连续工作,油液温度不高,不需冷却系统。若该系统用于其他连续工作处,油液需要散热时,可增设一冷却器及敞口闭式压力(潜水泵)水冷却系统,方便、快捷。承载结构承载结构基本布置。油箱按一般设计要求。油箱底面和承载结构底面连结一体。因油泵悬置于油箱壁,油泵轴伸出侧板,通过挠性联轴器与电机相连,故伸出轴孔周围钢板需进行加强处理。挠性联接传动可消除油泵和电机的同轴度误差。门形承载框架梁柱为钢板组合焊接。油缸拉紧承载螺栓采用梯形螺纹,加大锁紧力。所有直角及孔口处均进行加强处理。承载底框架为上下两层钢板,中间为纵横布置的腹板,纵向结构长,可防止工作时架体倾翻。
整个结构焊接成一体,结构稳定,承载面积大,载荷分布均匀,承载力强。采掘机械设备的修理在煤矿设备修理中占主导地位。本文围绕设备修理中各种轴类、筒状类零配件及轴承的拆装,介绍了液压拆装机的工作原理及用途。油泵伸出轴与电动机通过挠性联接传动,消除了二者间安装的同轴度误差。推拉油缸的设置,使所需拆装零部件的平移就位省时省力。液力锁保证了油缸工作的安全准确可靠。承载结构整体性强,载荷分布均匀。一般有综采、综掘机组的矿井,利用机组中的液压元部件,即可很容易实现拆装机的加工制造。
拆装滚筒置于承载结构底框上层拆装平台,与推拉油缸铰接。操纵推拉油缸换向阀,油缸柱塞伸出,推动拆装滚筒移至门形框架梁柱外适宜位置,在滚筒上放置两块工字钢,两工字钢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滚筒轴轴承外径。将滚筒置于工字钢上,回收油缸柱塞至压力油缸下。操纵压力油缸换向阀,压力油缸柱塞下伸,待接近于滚筒轴时停止下落,微动推拉油缸,使滚筒轴基本正对压力油缸柱塞,停止推拉油缸,缓落压力油缸柱塞,即可压掉滚筒轴。完成拆卸后,使推拉油缸柱塞平推拆装筒外移,取出拆卸掉的筒及轴即可。同理,再拆卸掉轴上的轴承。反之,可实现轴承和轴,轴和滚筒的组装。被拆装工件应基本正对压力油缸柱塞,不可偏差太多,以免柱塞及工件受力不均。若压力油缸柱塞行程不够,可利用其他钢轴置于柱塞和受压工件之间传递压力,但传力轴不可过细或有弯曲。
压力油缸柱塞杆与受压工件二者接触面必须平滑,确保工件垂直受压,以免受压件倾倒或滑脱。用途主要用于各种轴类、筒状类零配件及轴承的拆卸、安装。如刮板输送机机尾轴、胶带输送机滚筒及轴承的拆装。辅以适当的拆装台及夹具,可进行胶带输送机托辊的拆装修理。配以合适的机械抓手,可以进行托辊轴承座的拆卸。
油泵通过过渡圆盘与油箱侧板连接。过渡圆盘与油箱侧板焊接,与油泵通过螺栓连接,油泵伸出轴与过渡圆盘间采用形密封圈静密封。定位方便、准确,密封简单、可靠。油泵与电动机间采用挠性联轴器连接,可自动消除二者在传动过程中因制造安装产生的同轴度误差。机械手的研制拓展了更广阔的使用空间。液压拆装机设计简捷,结构紧凑,性能可靠,该拆装机自投入使用一年来,没有出现过机械液压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