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对迅捷冶铸液压器智能冶铸度的制约
  • 技术应用
  • 2013-08-07 13:15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矩形坯料经拔长后得到具有多个台阶的列车车轴,各段车轴的直径D由上、下模具顶点间的距离决定。在普通自由锻锤上拔长时,尺寸的控制是通过操作人员的不断测量来保证的,其精度由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决定,因此锻件的精度比较低。根据资料<1>可知,直径为200mm的轴,径向加工余量为167mm.在锻造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不断地测量,*后确定锻件尺寸,因此虽然模具的精度和对称度都比较低,但是由于锻件的加工余量大,一般不会影响锻件精度和质量,能够得到合格的锻件。

      自由锻过程示意。上模2.坯料3.锻件4.下模而采用快速锻造液压机拔长时,锻件的径向尺寸D由压机压下的高度决定,计算公式如下:D=Hu+Hd+Hs式中Hu模具上腔高度Hd模具下腔高度Hs压机设定高度(模具上、下面之间的距离)对1副模具而言,Hu和Hd是不变的,高度Hs可通过液压机设定。液压机采用直接传动的电液伺服位置控制技术,其位置精度可以控制在lmm,因而锻件的径向尺寸精度一般可以在lmm,因此锻件的加工余量可以减小,偏差范围也可以设计得比较小。这样不仅节约了材料,还减少了后续机加工过程中的金属切削量,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受传统观点的影响,自由锻精度要求是非常低的,因此在如上所示的锻造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上下模对不齐,发生错位,或左右不对称等情况经常发生,导致锻件尺寸与设定的尺寸相差较大,使得锻件质量不合格。在拔长直径为198mm的台阶轴时,设计的模腔高度(Hu+Hd)为138mm,液压机高度为60mm,但机显示和实际测量模具两砧面之间的距离均在5961mm间波动,因此虽然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锻件的实际尺寸应在197199mm范围,但实际测量尺寸只有192mm,和根据设定计算的尺寸相差6mm.

      偏差分析通过分析,锻件的实际尺寸比设定低6mm的*大问题可能出在模具上。上、下模闭合后,用圆规测量模具,发现模具左、右不对称,上、下模也有一定的错移,虽然模具上、下顶点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其值为139mm,但*小处只有133mm.而模具在实际锻造时,锻件的尺寸是由*小的接圆加上液压机设定尺寸决定的,即锻件的直径由AcBc的长度决定,如所示。

      

    相关资讯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