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 技术应用
  • 2017-06-05 09:03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是矿山提升机广泛使用的液压站典型有时,液压站新安装调试,投入运行不久,工作压力在运转中突然为零或者降低到很小。

      宣洪庆,沈阳铁西区兴华街。

      多次调整都无济于事。检查到*后在溢流阀1(或溢流阀2)的阀芯上发现碎铁屑,小的如绿豆,大的如手指甲般大小。这类现象通常会在同一台液压站上连续出现好几次。液压站在制造厂装配试车前,各零部件都要仔细清洗,并用压力为0. 69MPa压缩空气将各类孔窍管道冲净吹干;到矿山现场安装调试前,一般也要清洗干净。在加工各阀、集阀块的盲孔时,有时钻头加工到较深盲孔底部,少量钻屑还成螺旋状粘连在盲孔底部,未形成断屑排出孔外,就将钻头移出孔外。粘连在盲孔底部的螺旋状铁屑,在清洗和短时间试车过程中,是不会轻易断裂排出孔外的。这种情况一般难以察觉。只有当液压站建立很高的工作压力(5.9MPa左右)时,高压油液来回反复通过各管道诸孔窍,交变累积作用在粘连的铁屑上,螺旋状残屑*终因疲劳被高压油液拗断,碎裂成许多小片,跟随液压油流淌到阀1或阀2中,被阻留在阀芯上。

      矿山现场新安装的液压站,在调试前,应在工作压力和关闸压力之间较频繁地开关液压站,开关的动作应缓慢。一方面可考虑液压一制动系统的各项性能,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如有上述粘连铁屑存在,即可自动断裂涌出,阻留在阀1或阀2的阀芯上,这时伴随着油压大幅度降低,调节失控。拆开阀1或阀2即可排除碎铁屑。一般液压站连续开关4h左右即可将残留铁屑排除干净。

      溢流阀1和阀2是电液阀的组件之一,功能是调节液压站的额定工作压力。偶尔,无论将旋转手柄调节到什么位置,工作压力就是达不到设计的数值。排除其它可能形成这类故障的原因,根源竟是与阀芯相连的小小的圆柱状压缩弹簧。这种弹簧从外观看,与正常弹簧无任何差别。但使用时,有经验的调试者会发现,它的弹力偏小,推测其材料有缺陷或热处理未达到要求。能及时更换正常的弹簧当然是*好的办法。如果在矿山现场调试急需,更换办不到,可在弹簧的底部加适当数量(观察压力调节幅度而定)小垫圈,加弹簧的预紧力,即可不影响正常的使用。

      阀3是调节二级制动时**级压力的溢流阀,由前述的原因,如果与针阀相连的弹簧不正常,二级制动调不出,甚至出现三级制动之类现象。解决方法同前。在阀3调节手柄的下方有一个螺塞由于液压原理的需要,在螺塞的螺杆端沿轴线开了一个半圆弧槽。可在该螺塞的外表面做记号,点漆或打钢印。而在调节手柄的对侧也安装着一个规格相同,螺帽外观也相同的螺塞,但没有开槽。如果两者装混了,就影响了阀3的功能,二级制动无法调出。在清洗阀3时,粗心的操作者常常将两个螺塞弄错。

      有时液压站压力表指针会不停上下晃动。

      如果是油液中混入空气,指针除了上下晃动,自身还会高频率地颤动,一般液压站开动半小时后,指针会逐渐企稳。如果液压站运行较长时间后,指针仍然周期性上下晃动幅度较大,无明显改变,同时指针自身并无颤抖现象,可打开阀A或阀B的罩壳,取出控制杆和铜喷嘴仔细检查。

      一般发生这种故障有两种原因:控制杆端面粗糙度等级较低,与它配合的铜喷嘴精度不够,当油的压力刚上来时,压力较高,液压油顺着控制杆端面粗糙的纹路,向外泄漏,封不严。油液沿控制杆端面向外泄漏的瞬间,控制杆被顶开一定的距离,油压迅速下降,在A阀或B阀电磁力的作用下,产生与永磁钢体强烈的吸引力,带动控制杆向下封严铜喷嘴,油压马上回升。这样指针就开始周期性上下晃动。在制造厂应更换优质的控制杆和铜喷嘴。在矿山现场,如受条件限制,可仔细修磨控制杆端面,提高粗糙度等级,或者将原有铜喷嘴更换为较小孔径、喷孔较圆较直的新喷嘴。

      控制杆端面与轴心线有轻微的不垂直,油压也会忽高忽低,指针同样出现周期性上下晃动,原因同前。在制造厂可更换或修磨控制杆。在现场,如无条件,可用约3mm厚的耐油橡胶板制成与铜喷嘴配合的垫片。铜喷嘴下部有中空的螺杆与底座螺孔连接。拧入时只要橡胶垫片略变形封住液压油渗漏即可,不要用力过猛拧死,喷嘴的螺杆与底座螺孔连接,螺纹间有微小间隙,由于橡胶板的弹性作用,可微量调整与控制杆的端面贴严,消除上述故障。

      个别液压站开停数次后,各次工作压力与残压的数值差别较大,或者工作状况变化较大。发生这类现象,除了控制杆整体歪斜不直,运行不灵活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下列几种原因:十字弹簧片上、下两个端面不平行,与轴线不垂直。可拆下仔细调整到满意的状况;永磁钢体与底座安装不同心。可拧松紧固螺钉,测量磁钢与底座各点的间距,直到均匀,再拧紧螺钉;铜线圈框架与磁钢底座擦碰。可将框架外围锉小修圆,直到移动灵活为止;(4)与控制杆相连的线圈引出线较粗,当其没有放到松动自如的位置,即对控制杆产生牵动,影响了控制杆的自由运动。可改变引出线的位置和长度,以不影响控制杆为度。

      新液压站开动时,偶然会见到各类阀与集油板之间,液压油不停地渗出来,有时会在地下滴成一片。这时可将液压站关停,拆下安装E阀和F阀的集阀块,取一根细长的塑料管,向集油板上的回油孔(与集阀块回油孔相对应)吹气,如果回油孔能通气,渗油是有关阀底密封圈安装不当或损坏引起。如果吹气不通或阻力较大,这是集油板回油孔漏钻或者与集阀块回油孔不重合引起。在现场,可将集油板吊起,配钻回油孔。在制造工厂,应配作集阀块与集油板上的两个回油孔,检验员应重点注意检查。

      如所示,按下紧停按钮后,C阀和D阀都处于失电状态,阀芯应回到中间位置,处于回油状态。然而,事故检查的*终结果,由于该阀芯与阀孔的间隙偏大,又被混入液压油中的生料带(塑料薄膜带)缠紧堵死,根本无法回油,因而制动器一直敞开无法关闸,导致这场重大的事故发生。当时如果现场人员有经验或熟悉液压站性能,在按下紧停按钮制动器不起作用时,可飞速紧按C阀或D阀的电磁铁外伸塑料桩头,迫使堵死的芯阀移动回油,即可侥幸地避免一场重大的事故。各有关制造厂在事后高度重视,认真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和提高。

      如,将阀E加一条回油通道。这样两个回油通道同时被堵死的概率是很小的,对的回油原理作了重要改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阀E的回油通道然而两条回油通道同时堵死的可能性虽小,并不等于完全不存在。这就要求提升机司机或者机修人员每班定时检查各阀的工作状况,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排除。定期清洗各阀,更换或过滤液压油。这些在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上己明确规定。如所示,液压站进油时有粗、细两道滤油装置,而在回路时却无法过滤,换句话说,油路内部的垃圾杂物是无法阻止它们进入各阀的。在制造厂液压站试车时,现在作了改进,将从制动器内流出的油液另设管路直接排入油箱。这样,从各阀、集阀块、集油板、各管道和制动器内冲出的垃圾杂物即可排除在油路之外。

      我国矿山设备制造行业,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的同时,应严格贯彻ISO900质量标准,对矿山现场质量反馈和使用信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同时希望本文对从事现场工作的人员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为今后矿山设备的调度维修带来便利。

    相关资讯




    点击加载更多